close

北京女子圖鑒

原標題:北京女子圖鑒 | 更好的生活在“北京”,還是在“別處”?





翻拍自《東京女子圖鑒》的《北京女子圖鑒》,不出意外地,火瞭。

(我之前寫過一篇《東京女子圖鑒》的劇評,文末有閱讀鏈接。)



它成為一部現象級網劇,不是因為它拍得多好多精巧——相反,它缺陷明顯、槽點無數,它之所以會火是因為:這種關於青春、夢想、奮鬥、遠方、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現實主題,本就很容易擊中現代都市人那顆焦慮又躁動的心。尤其是,那些不願意過“差不多生活”的姑娘們。

我們從他人的故事裡看到的、尋找的,永遠是自己。



你是否也是或者曾經是一個不想過庸常生活的小城姑娘?

是否也是“為瞭更好的生活”,來到或者動過念頭想來到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?

來到大城市打拼的你,經歷瞭什麼?是否得到瞭你想要的東西?

留在小城市的裡,現在是不是還依然揣著一顆向往遠方的“不甘心”?

今天,借著《北京女子圖鑒》這部劇,我們來一起聊聊這些話題。

1

為什麼逃離小城市?

不想做一個差不多的工作、找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、過一個差不多的生活,出生於四川小城的姑娘陳可,來到瞭北京,一個在她想象裡“會發生奇跡的城市”。

對於不甘庸常的人來講,小城最大的局限,在於提供的選擇可能性太窄。



月薪兩千多的“鐵飯碗”意味著可預見的安穩工作,以及相配套的平凡物質生活;相親飯局裡愛抖腿愛抽煙愛打麻將的男人,意味著可預見的無味又無聊的婚姻。

而這些,是小富士通分離式冷氣4坪|富士通分離式冷氣6坪城生活中的常態。這些人,是小城裡的大多數。陳可渴望的另一種生活,未必會在大城市裡獲得,但,未知意味著可能性,而小城的某種局限卻是確定的、已知的。

在北京工作的王佳佳,帶回來的那個小城裡買不到的“項鏈”,就是一個具象瞭的象征物,意味著隻有在外面的大世界裡才蘊藏著的“多樣性與可能性”。

大城市,在陳可的眼裡就像一個四處埋瞭寶藏的神秘之境,而她的學歷、青春靚麗,以及一往無前的勇氣與勃勃野心,就是那張能領她尋到寶的藏寶圖,總能挖到自己那一勺吧。

富士通冷氣12坪|富士通變頻冷氣12坪

完全可以理解。

有多少熱血青年不是因為大城市提供的那種豐富可能性,不是憑著自己對大城市的美好想象,就那麼勇猛地殺過去瞭呢?

2

到瞭大城市,生活更好瞭嗎?

大城市對於陳可這樣有野心、有欲望的女孩意味著什麼呢?

《北京女子圖鑒》給出的描繪是這樣的:首先是一份有機會獲得高薪的工作;而高得多的工資,就意味著更富的物質生活,比如,LV,比如香奈兒,比如DIOR的限量版,卡地亞的最新款,還有一千多元、穿著很舒服的內衣。還比如市中心的房子以及好車。曾經,LV包的照片就是她的電腦屏保和她最真切的奮鬥目標與動力。



當然,大城市還意味著,更高的遇見高富帥老公的幾率。

小城市的匱乏,會限制人關於“更好生活”的想象力;而大城市,欲望是可以被投射、顯影到一個個具象瞭的“物質”之上的。

當然,追求到這些東西,不是那麼容易。可是,在這部劇裡,陳可至少在前十集,都還在孜孜以求著這樣的“理想式標配生活”。雖然她還不能完全夠得著。



所以我們會看到陳可的矛盾。一方面,她欣喜自得於自己在大城市裡越來越高的薪水和職位,可以身著入時的、帶著一堆logo的衣服,拎著、戴著限量版(相當一部分來自其曾經交往過的富二代男友);另一方面,她又為自己不能獲得的,比如房子、比如更貴的45萬一隻的愛馬仕包感到糾結、紮心。



欲望是人奮鬥的動力,可也容易成為人的囚籠。

即便呆在大城市,可困在囚籠裡的人生,是真得更好瞭嗎?

陳可嫌棄小城市的庸常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囚籠,可到瞭大城市,不過是跌入瞭另一種囚籠,隻是陳可不自知。那未實現的欲望,給瞭囚籠中的困獸註入瞭無盡生命力,制造瞭某種在奮力通向自由的幻象。

3

大城市的工作會更好嗎?

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是更多,可是來找機會的人也更多。

小城市找工作靠關系,大城市找工作完全就靠簡歷嗎?陳可面試瞭一堆工作無果,第一份公司前臺的工作是想性侵她的男同學介紹的。第二份工作是見面兩次的吳總介紹的。第三份工作的得來,總算是靠著一點運氣和眼緣。



圖謀不軌的老同學



已婚的曖昧老板

如果說小城市的提拔與晉升主要靠關系,那麼大城市就完全幸免於此?關系戶、辦公室政治、拉幫結派、勾心鬥角、職場潛規則,似乎一個也不少。不管《北鑒》裡對這些現象得描畫否真實、到位,但它們都在那兒。現實中,也的確廣泛存在。

其實,不論大城市、小城市,有人的地方都有江湖。所以,更準確地說法是,大城市裡,工作機會更多,競爭相對更充分,在職業上升的通道中,除瞭關系,還為公平競爭留下瞭更多的空間。無背景、有能力的人,有更多的機會靠實力勝出。

假想大城市就意味著完全的公平與效率,不是天真,是幼稚。

但假想小城市裡就完全沒公平,不看效率與業績,是另一種幼稚和狹隘。

4

大城市的婚戀會更好嗎?

小城市的愛情,更多是二十出頭就奔向結婚的塵埃落定。

小城市的婚姻,更多是男女傢庭雙方關於彩禮和嫁妝之間的討價還價,是關於份子錢歸屬問題的唇槍舌戰,一如陳可的高中女同學所經歷的。

那大城市的愛情與婚姻呢?它既可能是富二代於揚口中的“談戀愛與婚姻本來就不是一回事兒”;也可能是外地人張超心裡盤算的傢庭責任分工、“學區房”和未來沉重的傢庭支出負擔;還可能是黃越彬這種不著四六的文藝男青年騙吃騙喝騙用……



富二代於揚



外地人張超



文藝男青年黃越彬

各有各的不易。

小城市裡的婚戀,再吵鬧再計算再俗氣,彼此到底都有知根知底的安全感和底氣。

大城市裡富士通分離式冷氣8坪|富士通分離式冷氣10坪,陳可看似遇上瞭一個夢寐以求的高富帥,可睡瞭很多次,陪瞭很多次應酬,卻心裡依然沒底這個不願公開關系的男朋友到底愛不愛自己,有多愛,有沒有認真地謀劃過兩個人的未來。

而過於謀劃兩人未來,一毛錢要掰成幾瓣花的張超,卻又不能匹配得上陳可的野心和欲望。

現實的難題,的確在大城市的青年男女中要尖銳突出得多。它不是小城市裡兩傢父母各出點錢就能解決的一套婚房。

5

到底什麼是更好的生活?

《北鑒》裡,陳可說瞭不隻此一次,要追求更好的生活,也問瞭不止一次,什麼才是更好的生活?



當初,她就是為瞭這個“更好的生活”,才從小城市奔赴到瞭大北京。

離開小城市時,她除瞭她媽和她說的那句“靠什麼都不如靠自己”之外,並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帶上,她有的,隻是對這個答案的懵懂想象——也正是因為不知道答案,憑著一個對未來的幻想,才能給她如此巨大的“遷徙動力”。

到瞭大北京,陳可的答案具像化瞭許多,隻是她並不快樂,焦慮年齡,焦慮無房無車無男友。不快樂的、焦慮的生活,能叫更好的生活,或者好的生活嗎?

但《北鑒》這部劇可能是沒打算真正嚴肅地去探討,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現代中國女性該向往的理想生活。

《北鑒》高度合理化女主角對物質的極度渴望與虛榮心,更好的生活被定義成瞭“高薪工作、獲得高薪工作的能力、高薪工作可以購買到的奢侈品與房和車、優質的男朋友/老公”,而陳可的痛苦,不在於目標本身,而在於目標的無法實現。

這部劇賦予瞭女主角“主角光環”,讓這一切都看上去那麼地正當化、合理化。



但按照我的眼光看,這樣過於單一扁平的人生追求卻是狹隘的,窄格局的。打著“北京女子圖鑒”為旗號的這個電視劇,塑造的女性角色整體都不夠精神性,幾乎個個都是物質性導向性的女人。

我們當然可以說,這種描摹是有廣泛現實基礎的,甚至,它不就是中國現行發展階段的一個縮影嗎?整個社會不是都在瘋狂追求物質的進程中嗎?“功名利祿”就是我們當下社會的一個硬通貨啊。活在塵世中,我們自己誰又沒有點物質欲望呢?

是的。的確。

隻是,這些,並不是人生的全部,也不代表全部啊。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,向我們的讀者做瞭個小調查,從大傢積極的反饋看,很多人的第一重心,都並沒有落在金錢與物質上,當然,追求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是我們很多人的目標,可除此之外,很多人都更提到瞭自我成長、精神的自由與獨立,能做喜歡的事兒,能創造價值。



而這部叫“女子圖鑒”的劇,很遺憾地,選擇性屏蔽瞭另外一些有著更豐茂內核的樣本。

比如,我在北京奮鬥的大學同學,她就顯然不是《北鑒》中的任何一個女子可以代表的。

我大學同學鮑芳所謂北漂/北奔近二十年瞭,曾是《時尚芭莎》的專題總監,現在是中信出版社少兒出版的主編。我問她為什麼選擇北京,她說:



我喜歡北京,因為這裡幾乎重塑瞭我的自我,或者說,我理想中的那個自我——勤奮好學有追求,有志同道合的人。

我在其它城市很難遇到這樣的場,這麼容易就碰到那麼多我的同類。我們都還像青春期的小孩一樣,對未來充滿理想,對所幹的事兒充滿幹勁,像戀愛一樣在工作。



雖然我並不認為她描述的那種青春氣質的人群,在中國非得在北京才更容易碰到,但我喜歡她形容的那個“理想自我”——勤奮好學有追求,對未來充滿理想,像戀愛一樣在工作。

能實現理想自我的生活,就是好的生活。

雖然,我也知道,像我同學這樣理想主義氣質濃鬱的人,仍是人群中的少數。

(順便打個友情廣告,鮑芳也有一個公號,叫作“開心”,不定期更新,ID:luck-is-an-attitude)

6

更好的生活在何處?

理想生活的實現,與在哪個城市有關嗎?

我的很多位讀者都說:有關。

主要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的差異。“大城市的資源會決定你實現理想的路徑,而環境則會影響自己的心態。” 和子瑩類似看法的,不在少數。

比如關於資源說,一位在安徽小城市工作的讀者就說,她的專業在當地發展還不好,目前很不受重視。

的確,在大城市,確實更容易做上以及做好自己喜歡的工作。好像我同學鮑芳在做的出版,那北京就是全國的資源中心,其它城市的確難以比擬。因為這些,她甘願忍受北京的霧霾 、高房價、極不便利的生活。

但如果你工作的目的隻是為瞭一份高薪,能買得起LV, 其實很多二線城市還更容易實現這個目標,因為房價沒那麼高,生活壓力沒那麼大,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比例也更高。(所以,當《北鑒》將留在北京奮鬥和買一隻LV劃上等號時,其實是有認知偏差,也極其狹隘的,社情調查不足。)



關於說環境影響心態,如我同學鮑芳所言,北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;有一位來自小城市的讀者也說,最近加入瞭一個付費成長社群,裡面大部分人都來自北上廣,似乎越是小城市的人大傢都越傾向於安逸,越是大城市的,越在不斷追求進步和成長。

其實,除瞭現階段資源上的差異,這些說的主要還是一個概率。但人是可以選擇活在概率之外的。

活在概率之內的人,在小城市裡,會變成人群中的大多數,到瞭大城市,也一樣會變成人群中的大多數。

比如,為瞭人脈、機會,在小城市裡不情不願地去陪局長吃飯,和在北京的飯局上忍受“珠海是海南省”的無知與謊言,本質其實沒那麼大差異。

在小城市裡,打麻將是消遣,不求上進,那麼《北鑒》描繪的大城市裡為瞭所謂結實人脈、生意應酬,就去通宵蹦迪、天天泡KTV喝酒、唱歌,那就是更高級的生活嗎?

很多時候,我們不過是從一個俗套進入另一個俗套。

最後,大傢一樣活在集體性的焦慮與欲望的不能實現中,總覺得,更好的生活,永遠都不在當下,在遠方。

奮鬥在大城市裡花800塊去買假名牌包,無限向往LV和GUCCI的王佳佳,與小城市裡羨慕北京有款式更新的漂亮項鏈的女同學,其實是一樣的。



哪裡都有哪裡的好,哪裡也都有哪裡的俗套。如果陳可到瞭北京,更多是和閨蜜、朋友、同事們之間在攀比logo和限量款,這樣的大城市人生,恐怕也並不怎樣高級。盡管,它的確是普遍存在的現象。

人如果沒有保持跳脫出俗套的思考力和執行力,在哪裡都會遇到隱形的焦慮囚籠。有時候,自知;有時候不自知。

而心自由瞭,在哪裡做什麼其實都一樣,對什麼樣的生活都會充滿熱情。

不是隻有大城市裡看著光鮮亮麗的生活才值得一過。

在毛姆的小說《刀鋒》中,主人公拋棄瞭上流社會的生活和美麗的未婚妻去流浪,在印度修成正果,最後卻到紐約當瞭一名出租車司機。

更大的世界,其實不是關於空間的,而是關於時間的。而衡量時間長度的,是我們在單位時間裡內心體驗的那種豐富性與飽滿程度。

更大的世界,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自己心裡。

最後,精選幾位我們讀者的人生理想:

在污泥中竭力反抗的人生,不願意接納宿命的人生,在黑暗中依然渴求智識的人生是我追求的人生。

——charlie

目標是不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,過更好的生活,看更精彩的世界。所謂更好的生活,對我就是在發揮自己所長,為這個世界創造一點點長久價值的時候,可以出於充分自由自主的狀態,不必為瞭金錢或者其它事物而被迫付出自己的時間。

——郭一葦

管理好自己,就是最好的“奮鬥”。每個人奮鬥的目標和動力,最終也隻是管理好自己。這既是前提,也是目標。

——闊海

更好的生活就是通過現在每天的努力,使今天的狀態比昨天更好。

——你好,少年

更好的生活是身體健康、生活充實、內心淡定。

——春春

哲學上說,我們無非都是為瞭生活更美好;落實到個體是財務自由、時間自由、思想自由。

——君君FEMME

本自俱足,不假外求,我生活的每一個瞬間,都是屬於我的最好的生活。

——不是silly就是我的名兒

文/非非馬

美編/陳釵坭



有一種愛叫點贊

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: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
閱讀 ()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go682gy44 的頭像
    wgo682gy44

    魯斯的推薦天地

    wgo682gy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